哇,又是无所事事的一天。
此刻老家的乡下春末夏初,正是一年里最宜人的时节。窗外蝉鸣未至,微风裹挟着草木清香,若能永远停驻在这样的日子里该多好——不必为生计奔波,可支配零花钱足够支撑起嘴馋与些许喜好,在现在的节点下,连时间都完全属于自己任意支配的东西。一年前改造后实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堆满多年来记忆下的物什们,未起工的项目,还有钟爱的角色的棉花娃娃与周边。手中握着性能优良的手机、旁边放着配置良好的笔记本电脑,平板的触屏笔在备忘录上随意勾勒,相比前几年前亦或者十几年前的生活来讲,有着多么的不真实感与不配得感。似乎十八岁的时光仿佛永远不会溜走。
但实际于现实的重量在肩头。从三千公里外的东北回到南方已46天,专业知识的缺口亟待填补,杂七杂八的社会需求的学习计划还未启动,尚未痊愈的心理疾病仍在观察期。在这看似自由的间隙里,我又不得不为充满变数的未来积蓄力量。
互联网让世界触手可及,却也带来微妙的社交困境:那些在上世纪不可能仅靠社交媒体维系的“弱关系”充斥着手机屏幕,透过精心包装的生活碎片,既让我窥见他人的精彩,又在心底泛起自我怀疑的涟漪。看着屏幕里众人展示的光鲜日常,难免陷入当下是否在浪费青春的困惑。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,缠绵悱恻,挥之不去。